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发生强烈地震以后,学院的师生员工十分关注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除了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之外,很多师生还积极向组织提出前往灾区救灾的请求,学院党委也号召全院师生听从上级统一指挥,搞好当下工作与学习,以“工学结合”的实际行动支援灾区。近日,当灾区的抢险工作转入救助和重建工作为主的时候,顺德职院学生高兴地“抢”到一项支援灾区任务。
原来,在广东顺德打工的四川彭州籍工人张旭华夫妇,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就在公司总经理陈懋台的全力支持下飞回老家寻亲 。震后家中的房子基本都倒塌了,所幸家人都平安。由于9岁的儿子杜常坤至今难以走出地震的阴影,她只好先把小孩都带到顺德来。
顺德教育部门听说情况后,马上为他就近安排了小学,学校为小常坤准备了学习用品,免除学、杂、书籍和伙食费,让他能安心学习。但由于四川老家的使用教材不同以及耽误了一段时间等因素,小常坤的学习跟不上,形成新的压力。顺德职院人文教育系的师生听说之后,认为应该对小常坤进行特殊辅导。系党总支向学院党委汇报后,按照指示,迅速挑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特殊辅导小组”,安排好时间和辅导形式。为了不给小常坤增添新的压力,在与张旭华夫妇商量之后,辅导小组把辅导时间和地点定在常坤下午放学回家后。
这些受过专门心理辅导训练的同学,在第一次和小常坤见面就很快熟络起来了。常坤拿着大学姐姐送给的羽毛球拍和毛笔,高兴地和姐姐们商量以后的活动。
小常坤的妈妈张旭华激动的说,“家里是遭灾了,但是在广东却得到新的家庭温暖。看到大学生都这么好,来给常坤补习,进行心理辅导,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顺德职院的关心。”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部分学生没有争取到进辅导小组的机会,主动提出到四川支教。有的也填表参加“西部地区服务志愿者”活动。